新闻动态

News

机构动态

国际非遗展┃“守艺”同根同脉,同文同宗,共证盛世巨作——《大驾卤簿图》 !
日期:2024-11-29 访问人数:0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浩瀚星河中,非遗文化宛如璀璨星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闪耀着独特光芒。近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活动即将盛大启幕,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搭建起意义非凡的舞台。在12月20日至22日期间,北京展览馆将汇聚各地精彩,众多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跨越千山万水,齐聚于此,共同谱写非遗传承保护的壮丽篇章。


门票背面样版1.jpg.png

         此次非遗展的一大重磅亮点,无疑是宝岛台湾省著名文化艺术专家、收藏家杨琳先生带来的《大驾卤簿图长卷与大型紫铜雕》。杨琳先生在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领域颇具声望,自幼便对中华传统文化萌生了浓厚兴趣与热爱,这份热爱犹如一颗种子,在岁月的润泽下生根发芽,逐渐成长为守护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

      

多年来,杨琳先生醉心于文化艺术的研究与探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凭借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他总能在纷繁复杂的艺术世界中敏锐洞察那些隐匿的瑰宝,对各类承载历史底蕴的文物珍品有着极强的感知力。无论是古老的书画、精美的工艺品,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物件,他都用心去探寻、收藏,甚至助力创作,只为让见证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文化结晶得以妥善保存、传承后世。


杨琳5.png

(祖国台湾省著名文化艺术专家、收藏家:杨琳先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杨琳先生向来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他深知两岸同根同脉、同文同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重要纽带。多年前,杨琳先生在祖国大陆与研究中国文化历史的学者交流时,了解到他们正面临的难题:因史料零散,要完整记录乾隆13年祭天的大驾卤簿仪式,并将其从文字转化为图像绘制成长卷史画,需耗费大量时间与资金。杨琳先生被众多学者为填补历史空白所投入的精神深深打动,出于中华民族情怀,他义无反顾地投身这项浩大工程。

从1988年至1995年,历时8年之久,在数百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其中包括大陆40余位清史专家、工艺美术师及画家,终于完成了《大驾卤簿图长卷与大型紫铜雕》。杨琳先生折服于生毅然决定让这件意义非凡的作品回归祖国参展,使其再度回到大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随后将它带回台湾悉心珍藏。时隔32年,怀着对非遗传承的使命感以及促进两岸文化交融的热忱,杨琳先众视野,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独特魅力。


14.png

《大驾卤簿图长卷》

15.png


1.png

《大驾卤簿图长卷和巨型铜雕》

这件《大驾卤簿图长卷与大型紫铜雕》恰似一颗耀眼明珠,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势必成为全场焦点,彰显两岸同根同脉、同文同宗的中华民族独特魅力,更是两岸同胞共同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见证。

事实上,海峡两岸在“守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联系紧密、情谊深厚。虽有一湾海峡相隔,但割不断同源的文化血脉,挡不住共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忱之心。两岸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以及像杨琳先生这般的有识之士,都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守护古老技艺、独特民俗和珍贵文化遗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火种在不同土地上持续闪耀。

从《大驾卤簿图》本身来看,其有着深厚悠远的创作背景。它可追溯至古代封建王朝时期,那时“卤簿”特指古代帝王出行时扈从的仪仗队,其规模、规制等有着严格要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皇家威严与等级秩序,犹如一部生动史书,诉说着封建王朝的辉煌过往。在漫长历史长河里,不同朝代的卤簿形式各具特色,如同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历史画卷。而《大驾卤簿图》聚焦某一特定时期大驾卤簿的壮观场景,通过艺术手法精妙呈现,让后人得以一窥往昔盛大景象。


增1.png


增2.png


增3.png


增4.png

《大驾卤簿图长卷》

回溯创作初期,在众多技艺精湛、各有所长的画师中,创作使命与责任落在了当时年仅26岁的军旅画家李大成身上。军人出身的他,骨子里透着坚毅果敢,面对重任,鼓足勇气,如战士奔赴战场般背水一战,而后心无旁骛地提起画笔,毅然担起这份艰巨又光荣的任务。


005.png

 (《大驾卤簿图长卷》创作者,26岁时的军旅画家:李大成)


出于对大驾卤簿壮观场面的震撼,以及对其深厚文化内涵的敬畏,李大成怀揣记录与呈现这一历史画面的强烈愿望,开启漫长艰辛的创作之旅。他凭借精湛绘画技艺,在画布上挥洒对艺术的热爱;秉持对皇家礼制的虔诚尊崇,用画笔展现对历史的敬畏;怀揣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不放过任何完善作品的细节。为还原历史、精准展现大驾卤簿神韵,李大成耗费诸多心力。近3年里,他不辞辛劳,像执着的寻宝者般,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中,逐本逐页翻阅大量史书,不放过任何让作品更丰满的线索。其足迹遍布天坛、故宫博物院、文史馆等地,在那如饥似渴地寻找、观看乾隆皇帝祭天所用实物,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仿佛诉说着往昔故事,为创作提供真实生动素材。此外,他还积极走访老一辈历史学家、艺术家、清史专家及皇室后裔,虚心请教,倾听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汲取灵感,力求作品贴合史实。


001.png


002.png


003.png


004.png

(李大成足迹遍布天坛、故宫博物院、文史馆等地,走访、寻找、观看乾隆皇帝祭天所用实物)

凭借惊人毅力,李大成在确保准确、充分尊重史实基础上,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用心绘制堪称工笔画中篇幅最长的历史题材巨作。画卷上,浩浩荡荡、望不到头的车马队列,仿佛能听见马蹄哒哒、车轮辘辘,看见尘土飞扬;各司其职、神态各异的侍从人员,服饰、动作、表情刻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似要活过来履行职责;仪仗所用的精美器具,造型巧夺天工,纹理细腻精致,都被如实且艺术地描绘出来,全方位展现出大驾卤簿的恢弘磅礴与庄严肃穆。


封面图.png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李大成精心绘制出长约60米、宽0.8米的乾隆《大驾卤簿图长卷》,这幅纸本设色画宛如跨越时空的桥梁,完整生动记录乾隆祭天的仪仗与文物图像,填补历史空白,成为艺术史上璀璨明珠。作品问世后,在文化艺术领域引起高度关注,美术界、历史界、文学界等各界专家学者及领导对此项文献巨型作品赞叹不已,艺术家从中汲取灵感,普通民众也感受到历史文化独特魅力。 


22.jpg.png

合并1.png


            新图10.png           


合并2.png

(作品问世后,在各领域引起高度关注,大家对此项文献巨型作品赞叹不已)

2007年4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观看军旅画家李大成个人作品展览时,看到了李大成绘制的《大驾卤簿图》照片印刷复制品,他认真细致地观看作品,并详详细细向李大成本人了解作品内容,创作时间,创作过程和创作细节,创作团队,作品现状及保存情况,当得知作品收藏在台湾时,又不解地问为什么会收藏在台湾?将来是否有可能回到大陆来等等有关情况,并对作品作出了高度评价!


习1.jpg.png

(2007年4月,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政治学院观看军旅画家李大成个人展时发现《大驾卤簿图》照片复制品,对该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因画作保存不易,大驾卤簿绘制组相关专家提议,召集宫廷铜雕技法传人、雕刻家、金属首饰雕刻师、铸铜师等200余人,依据《大驾卤簿图工笔长卷》创作铜版浮雕巨作。该铜雕长172米、高2米,由172片长1米、高2米的铜版锻雕组合而成。创作过程中,专家们参考《清会典》《皇朝礼器图式》《唐土名胜图汇》《通典》《汉书武帝纪》《后汉书百官志》《文献通考》《清会典》《明会典》《明实录》《清实录》《清史稿》等诸多典籍史料,以及故宫博物院院藏实物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乾隆起居注内务府造办档,对大驾卤簿中的3770余人、330余马匹、11头大象、5辆大型彩车、248人的皇家乐队进行详细考证,对886件器皿的尺寸、颜色、纹式、质地、用途也详尽说明。大驾卤簿的排列顺序严格按照乾隆十三年钦定大驾卤簿顺序排列,其中清代内务府、侍卫处、兵部、礼部、乐部、宗人府、八七统领衙门等各部门在大驾卤簿的排列顺序,则是汇总清代官制、兵制、礼制等典章制度,参考大量史籍、档案材料排列而成,具有很高学术价值。随后,20余位工笔画师按比例绘制小样,确认各项人物、器物等符合历史文献记载后,以小样完稿为基准绘制大驾卤簿图手卷,最后以手卷为基准放大2.5倍,采用纯铜材料,纯手工打造完成大驾卤簿铜雕巨作。


合并3.png


合并4.png

(盛世巨作——《大驾卤簿图铜雕》)


此次再现盛世巨作——《大驾卤簿图》,是数百位顶尖的清史专家、美术家、画家、雕刻家、金属首饰雕刻师、铸铜师共同耗费八年(1988 - 1995年)心血创制而成,忠实呈现乾隆十三年清朝盛世时期的《大驾卤簿图长卷》和《大驾卤簿图铜雕》,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复兴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贡献卓越。

如今,这件凝聚无数心血与深厚文化内涵的《大驾卤簿图长卷与大型紫铜雕》即将亮相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活动,相信它定会成为非遗展上最耀眼的存在,让更多人领略非遗文化魅力以及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深厚情谊。


铜雕2.png


相信这场非遗展,在众多精彩展品助力下,将进一步推动国际间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发展,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绚烂光彩,让两岸同胞携手在守护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上坚定前行,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国际交流中心官网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官网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微博

  •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微信服务号

  • Copyright © 2023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
    京ICP备18024414号-1 技术支持:华大网络